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配电设计用缆线分线结构,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上盖、分线盒、分线块、第一绝缘胶圈、第二绝缘胶圈和固定片,所述上盖的下方设置有分线盒,且分线盒的内部设置有分线块,所述分线块的上方设置有夹块,且分线块的下方与分线盒的底部通过第二固定螺丝旋转固定,通过各个部件的相互合作,可以快速完成分线工作,同时在后期维护时,方便工人在不需要打开分线盒的情况下,也能快速观察分线盒的内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人后期维护的效率,同时绝缘胶圈的设置不仅起到了固定缆线的作用,也保证了盒内的盒的密封性,该装置主体,在实际使用时,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分线的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分线时的工作空间。
公开号:CN214337441U
申请号:CN202120443095.XU
申请日:2021-03-01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李娟�
申请人:Firs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Mi China Co ltd;
IPC主号:H02G3-08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缆线缆分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配电设计用缆线分线结构。
[n0002] 配电(power distribution)是在电力系统中直接与用户相连并向用户分配电能的环节,配电系统由配电变电所、高压配缆线路、配电变压器、低压配缆线路以及相应的控制保护设备组成,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已经成为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对于电力的产生则是通过由之前的石油发电等到现在的风力发电、潮汐发电以及水力发电这种更加环保高效的发电方式,供电是从发电厂到380/220或者更高变压器的高压端,配电是从380/220变压器低压端到终端用户,供配电一般叫工厂供配电比较的多,即侧重配电这一块。
[n0003]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电力已经成为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现有的供配缆线路中经常需要使用到一个缆线分成多个缆线进行分线连接,而对于多个缆线连接时杂乱无序,不仅外表不美观而且在后期检修时不能够快速的对各个线路进行查找,使用不方便,且不能够对缆线连接处进行有效固定防护,同时,现有的电缆分线盒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在进行分线时必须在分线盒内部进行操作,但是分线盒内部空间有限,工作人员在进行分线时,会受到空间制约,操作起来较麻烦,降低工作效率,同时在出现问题需要维修时,现有的分线盒需要将盒盖打开,才能观察内部问题,使用起来十分不便。
[n0004]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n0005]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配电设计用缆线分线结构,解决了现有的供配缆线路中经常需要使用到一个缆线分成多个缆线进行分线连接,而对于多个缆线连接时杂乱无序,不仅外表不美观而且在后期检修时不能够快速的对各个线路进行查找,使用不方便,且不能够对缆线连接处进行有效固定防护,同时,现有的电缆分线盒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在进行分线时必须在分线盒内部进行操作,但是分线盒内部空间有限,工作人员在进行分线时,会受到空间制约,操作起来较麻烦,降低工作效率,同时在出现问题需要维修时,现有的分线盒需要将盒盖打开,才能观察内部问题,使用起来十分不便的问题。
[n0006] (二)技术方案
[n0007]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配电设计用缆线分线结构,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上盖、分线盒、分线块、第一绝缘胶圈、第二绝缘胶圈和固定片,所述上盖的下方设置有分线盒,且分线盒的内部设置有分线块,所述分线块的上方设置有夹块,且分线块的下方与分线盒的底部通过第二固定螺丝旋转固定,所述分线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绝缘胶圈,且分线块的另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二绝缘胶圈。
[n0008] 优选的,所述第一绝缘胶圈卡合在上盖与分线盒内部的一侧,且第二绝缘胶圈卡合在上盖与分线盒内部的另一侧,所述上盖的内部设置有夹槽,且夹槽的内部设置有防爆玻璃,所述上盖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固定块,且上盖的另外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上盖的底部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方插入有第一固定螺丝。
[n0009] 优选的,所述分线盒包括卡块、第二固定块和第二凹槽,所述卡块设置在分线盒的上方,且卡块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固定块,且第二固定块的一侧设置在分线盒的一侧。
[n0010] 优选的,所述分线盒的上部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下方设置有螺母,所述卡块的一侧与卡槽的一侧卡合,所述第一固定螺丝与螺母旋转固定。
[n0011] 优选的,所述夹块包括压块、U型块、弹簧和夹片,所述压块设置在分线块的内部,所述压块呈U字型,所述压块的上方均设置有夹片,所述夹片的两侧均设置有U型块,且U型块同时设置在压块与分线块的一侧,所述U型块之间通过弹簧连接。
[n0012] 优选的,所述分线盒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固定片,所述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固定片均为对称式分布。
[n0013] (三)有益效果
[n0014]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配电设计用缆线分线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n0015] (1)、该配电设计用缆线分线结构,通过各个部件的相互合作,可以快速完成分线工作,同时在后期维护时,方便工人及在不需要打开分线盒的情况下,也能快速观察分线盒的内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人后期维护的效率,同时绝缘胶圈的设置不仅起到了固定缆线的作用,也保证了盒内的盒的密封性,该装置主体,在实际使用时,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分线的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分线时的工作空间。
[n0016] (2)、该配电设计用缆线分线结构,通过U型块与弹簧之间的配合,将夹片夹住缆线,可将分成多股后的缆线快速固定,同时可以将分成多股后缆线快速理清,从而方便工人后期进行维护。
[n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n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俯视图;
[n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爆炸图;
[n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n0021]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夹块的结构示意图。
[n0022] 图中,1-装置主体、2-上盖、3-分线盒、4-第一绝缘胶圈、5-第二绝缘胶圈、6-固定片、7-第一固定螺丝、8-分线块、9-螺母、21-夹槽、22-防爆玻璃、23-第一固定块、24-第一凹槽、25-卡槽、31-卡块、32-第二固定块、33-第二凹槽、81-第二固定螺丝、82-夹块、821-压块、822-U型块、823-弹簧、824-夹片。
[n002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4]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配电设计用缆线分线结构,包括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包括上盖2、分线盒3、分线块8、第一绝缘胶圈4、第二绝缘胶圈5和固定片6,所述上盖2的下方设置有分线盒3,且分线盒3的内部设置有分线块8,所述分线块8的上方设置有夹块82,且分线块8的下方与分线盒3的底部通过第二固定螺丝81旋转固定,所述分线块8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绝缘胶圈4,且分线块8的另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二绝缘胶圈5,所述第一绝缘胶圈4卡合在上盖2与分线盒3内部的一侧,且第二绝缘胶圈5卡合在上盖2与分线盒3内部的另一侧,所述上盖2的内部设置有夹槽21,且夹槽21的内部设置有防爆玻璃22,所述上盖2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固定块23,且上盖2的另外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凹槽24,所述上盖2的底部设置有卡槽25,所述第一固定块23的上方插入有第一固定螺丝7,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分线的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分线时的工作空间。
[n0025] 所述分线盒3包括卡块31、第二固定块32和第二凹槽33,所述卡块31设置在分线盒3的上方,且卡块31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固定块32,且第二固定块32的一侧设置在分线盒3的一侧,所述分线盒3的上部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凹槽33,所述第二固定块32的下方设置有螺母9,所述卡块31的一侧与卡槽25的一侧卡合,所述第一固定螺丝7与螺母9旋转固定,通过分线盒3与各个部件之间的相互合作,极大程度上保证了箱内的密封性,同时,也提高了方便了工人操作,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n0026] 所述夹块82包括压块821、U型块822、弹簧823和夹片824,所述压块821设置在分线块8的内部,所述压块821呈U字型,所述压块821的上方均设置有夹片824,所述夹片824的两侧均设置有U型块822,且U型块822同时设置在压块821与分线块8的一侧,所述U型块822之间通过弹簧823连接,所述分线盒3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固定片6,所述第一固定块23、第二固定块32和固定片6均为对称式分布,通过夹块82的设置,可将分成多股后的缆线快速固定,同时可以将分成多股后缆线快速理清,从而方便工人后期进行维护。
[n0027] 需要说明的是,该一种配电设计用缆线分线结构,在使用时,将第一固定螺丝7拧开,打开上盖2,同时将主缆线插入第一绝缘胶圈4内,同时将主缆线分成多股卡入至分线块8中的夹块82内,同时通过U型块822与弹簧823之间的配合,将夹片824夹住缆线,从而将分成多股后的缆线固定,分线完成时将支线从第二绝缘胶圈5中穿出,同时将分别将第一绝缘胶圈4与第二绝缘胶圈5卡合至上盖2与分线盒3的凹槽之间,同时通过第一固定螺丝7与螺固旋转固定,从而完成分线工作,该装置主体1,通过各个部件的相互合作,可以快速完成分线工作,同时在后期维护时,方便工人及在不需要打开分线盒3的情况下,也能快速观察分线盒3的内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人后期维护的效率,同时绝缘胶圈的设置不仅起到了固定缆线的作用,也保证了盒内的盒的密封性,该装置主体1,在实际使用时,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分线的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分线时的工作空间。
[n0028] 本实用新型的1-装置主体、2-上盖、3-分线盒、4-第一绝缘胶圈、5-第二绝缘胶圈、6-固定片、7-第一固定螺丝、8-分线块、9-螺母、21-夹槽、22-防爆玻璃、23-第一固定块、24-第一凹槽、25-卡槽、31-卡块、32-第二固定块、33-第二凹槽、81-第二固定螺丝、82-夹块、821-压块、822-U型块、823-弹簧、824-夹片,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供配缆线路中经常需要使用到一个缆线分成多个缆线进行分线连接,而对于多个缆线连接时杂乱无序,不仅外表不美观而且在后期检修时不能够快速的对各个线路进行查找,使用不方便,且不能够对缆线连接处进行有效固定防护,同时,现有的电缆分线盒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在进行分线时必须在分线盒内部进行操作,但是分线盒内部空间有限,工作人员在进行分线时,会受到空间制约,操作起来较麻烦,降低工作效率,同时在出现问题需要维修时,现有的分线盒需要将盒盖打开,才能观察内部问题,使用起来十分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可以快速完成分线工作,同时在后期维护时,方便工人及在不需要打开分线盒的情况下,也能快速观察分线盒的内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人后期维护的效率,同时绝缘胶圈的设置不仅起到了固定缆线的作用,也保证了盒内的盒的密封性,该装置主体,在实际使用时,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分线的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分线时的工作空间。
[n0029]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n0030]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
Claims (6)
[0001] 1.一种配电设计用缆线分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包括上盖(2)、分线盒(3)、分线块(8)、第一绝缘胶圈(4)、第二绝缘胶圈(5)和固定片(6),所述上盖(2)的下方设置有分线盒(3),且分线盒(3)的内部设置有分线块(8),所述分线块(8)的上方设置有夹块(82),且分线块(8)的下方与分线盒(3)的底部通过第二固定螺丝(81)旋转固定,所述分线块(8)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绝缘胶圈(4),且分线块(8)的另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二绝缘胶圈(5)。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设计用缆线分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胶圈(4)卡合在上盖(2)与分线盒(3)内部的一侧,且第二绝缘胶圈(5)卡合在上盖(2)与分线盒(3)内部的另一侧,所述上盖(2)的内部设置有夹槽(21),且夹槽(21)的内部设置有防爆玻璃(22),所述上盖(2)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固定块(23),且上盖(2)的另外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凹槽(24),所述上盖(2)的底部设置有卡槽(25),所述第一固定块(23)的上方插入有第一固定螺丝(7)。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电设计用缆线分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线盒(3)包括卡块(31)、第二固定块(32)和第二凹槽(33),所述卡块(31)设置在分线盒(3)的上方,且卡块(31)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固定块(32),且第二固定块(32)的一侧设置在分线盒(3)的一侧。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配电设计用缆线分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线盒(3)的上部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凹槽(33),所述第二固定块(32)的下方设置有螺母(9),所述卡块(31)的一侧与卡槽(25)的一侧卡合,所述第一固定螺丝(7)与螺母(9)旋转固定。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设计用缆线分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块(82)包括压块(821)、U型块(822)、弹簧(823)和夹片(824),所述压块(821)设置在分线块(8)的内部,所述压块(821)呈U字型,所述压块(821)的上方均设置有夹片(824),所述夹片(824)的两侧均设置有U型块(822),且U型块(822)同时设置在压块(821)与分线块(8)的一侧,所述U型块(822)之间通过弹簧(823)连接。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配电设计用缆线分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线盒(3)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固定片(6),所述第一固定块(23)、第二固定块(32)和固定片(6)均为对称式分布。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5703388B|2019-06-25|一种基于中高压直流接入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CN214337441U|2021-10-01|一种配电设计用缆线分线结构
CN105703389B|2019-06-25|一种基于中高压直流接入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CN201681389U|2010-12-22|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损耗模型
CN204732777U|2015-10-28|一种电缆线路不停电作业系统
CN204793654U|2015-11-18|智能光伏并网控制保护设备
CN209119762U|2019-07-16|一种便于固定的母线槽
CN208674822U|2019-03-29|一种浇注母线用保护套
CN2759028Y|2006-02-15|新型杆式箱变
CN107611888A|2018-01-19|一种低压母线盖板
CN202268700U|2012-06-06|抽出式开关柜的无功补偿系统
CN209913498U|2020-01-07|一种10kV电缆线路不停电作业系统
CN204361691U|2015-05-27|配电网智能型低压无功补偿装置
CN206364286U|2017-07-28|一种六氟化硫气体绝缘封闭母线
CN203574238U|2014-04-30|一种变电柜底板
CN208767628U|2019-04-19|一种方便夹线的电气工程用电力柜
CN203445001U|2014-02-19|组合式多功能绝缘操作杆
CN208521841U|2019-02-19|一种便于隔离电压的高压隔离开关
CN208797277U|2019-04-26|一种便于接通的直流电源屏
CN210577730U|2020-05-19|一种便于维护的高压电缆分接箱
CN205921352U|2017-02-01|一种电线固定外壳
CN209233403U|2019-08-09|一种风能发电设备用电力电缆
CN214068993U|2021-08-27|一种光纤复合架空绝缘集束电缆的连接装置
CN207966597U|2018-10-12|一种新型并沟线夹绝缘护套
CN204189732U|2015-03-04|一种单相漏电保护开关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443095.XU|CN214337441U|2021-03-01|2021-03-01|一种配电设计用缆线分线结构|CN202120443095.XU| CN214337441U|2021-03-01|2021-03-01|一种配电设计用缆线分线结构|
[返回顶部]